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               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各铺2~4层湿润的滤纸,然后,均匀地摆上10粒饱满的大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几天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见下表)。





环境
光照
黑暗
黑暗
温 度
23℃
23℃
0℃
种子萌发情况
 发芽9粒
 发芽9粒 
 发芽0粒 


请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萌发时由提供营养物质。
(2)实验过程中,对各组实验的观察时间应该是(选填“同时”或“不同时”)的。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4)本实验还可以证明光对种子萌发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能得出此结论的对照实验是

黄河口大米由于光照充足、生长期长、加上使用黄河水灌溉,形成了独特的品质--晶莹透亮、粘度适中、甘醇清香、营养丰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无公害食品"。请分析回答:
(1)东营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生长期长、黄河水中的泥沙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见,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据此写出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3)"大米草-水稻(F8)"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植成功,为黄河口大米增加了新品种。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个品种水稻是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主要储存在水稻种子的中;完整的大米籽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5)有人喜欢用淘米水浇花,他们认为淘米水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淘米水真的能促进植物生长吗?你是怎样认为的,请你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实验加以证明。
你做出的假设是
你的探究方案为:

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此实验的变量是
(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见右图),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0分种。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处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

小红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A
B
C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试管中的加入物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B号试管中应加入,与A号试管形成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 ℃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 ℃温水中
3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37 ℃温水中

(1)上述试验中,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酶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 的缘故。
(2)5~10分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3)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口腔中的搅拌 、的咀嚼以及的分泌都有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