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B.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C.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D.士人官僚的“规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 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
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写道: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这一论述主要是

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抨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指出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本 D.关注东西方文化差异

读世界工业平衡变化表(1860—1980)(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分析正确的是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1980年
美国
日本
苏联
德国

A.随着工业革命的传播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B.美国和德国能够后来居上得益于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
C.法国与英国由于政府全面干预经济而丧失领先地位
D.日本和苏联的崛起得益于二战后对对军国主义的改造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这表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基于

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B.强大的工业实力
C.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D.国际贸易准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