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 ,形成过程中需要 酶;Tn基因能够和质粒连接成①的主要原因是 。
(2)拟南芥t基因的mRNA的末端序列为“-AGCGCGACCUGACUCUAA-”,而油菜Tn基因的mRNA与其相比,只有末端序列中的UGA变为AGA,则Tn比t多编码 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油菜Tn基因能在油菜突变体中表达的原因是 。
(3)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转基因拟南芥的种皮颜色为 ,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可能相同。
(4)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在PCR反应体系加入引物等物质,若共用了引物30个,则目的基因扩增了 代。
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问题:
(1)在输卵管内,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 过程中完成的。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 。
(2)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有哪些机制可以防止多个精子卵 。
(3)冲卵得到胚胎之后要进行质量检查,胚胎应发育到 阶段。
(4)在胚胎工程中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 、 、 等技术获得的胚胎,都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5)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的条件是 、 、
、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
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 。
科学家从某人的食糜中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那么:
(1)这种化合物叫 ,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 。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的是下列哪种物质? 。
(2)若用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每种各一个,重新合成新的物质,最多可形成________种。这是由于形成它的基本单位的 不同造成的。
(3)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颜色呈 ,这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 (写结构式)的缘故。
(4)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细胞的 (细胞器)中,通过 的方式形成了一条环状的多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 个,含肽键 个。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1) 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2)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既可能是细胞或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2)有生物膜构成的结构(细胞器)有_____(只填序号)。
(3)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______和_______(只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