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分)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是果蝇细胞分裂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该图细胞处在时期,图中有对同源染色体。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可达条。
(2)如果1代表常染色体,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也可能是。这两个基因的分离是在时期。
(3)XY染色体的结构与常染色体不同;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乙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乙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控制人类红绿色盲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中的片段。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假设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图中XY染色体的Ⅰ片段中,有同学认为:Ⅰ片段的基因遗传特点与性别无关,与常染色体上的
基因完全相同。如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a时,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请举出一个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杂交亲本组合。。Ⅱ-1片段的基因,在遗传上,有哪些特点?。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原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 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少,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 。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 酶催化mRNA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 光照,给予乙组 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 并测量 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 ,装置乙作对照。
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 处理,放在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D中放入 。
②把装置甲、乙放在 。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
测定植物 呼吸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移”或“右移”)1.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
测定植物净 光合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移”或“右移”)4.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 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某校兴趣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正常代谢途径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a ;
b 。
(2)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平均活性μM转换/h/g细胞(37℃) |
|||
酶① |
酶② |
酶③ |
|
正常人 (AABBCC)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 症患者 |
0.09 |
<0.02 |
0.35 |
患者的 正常父亲 |
0.05 |
2.5 |
0.33 |
患者的 正常母亲 |
0.06 |
2.4 |
0.17 |
a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理由是 。
b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 ,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
Ⅱ.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但不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部分同学采用遗传系谱分析的方法;请你另外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调查方案:寻找若干个患该遗传病的家庭进行调查;统计各代患者的性别比例。
调查结果及预测:
(1) ;
(2) ;
(3) 。
Ⅲ.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加,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增大。
(1)现诊断出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是TTt,其父基因型是Tt,母亲的基因型是tt,那么这名患者21三体形成的原因是 。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为有效预防该遗传病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下图是植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⑴此植物细胞处于分裂的期;
⑵该细胞此时有对同源染色体;个染色体组。
⑶该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条;
⑷①、④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属于;①、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形成的。
⑸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4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
⑹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5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若出现基因a,其原因是。
⑺如果该细胞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图形,则该植物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