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生态瓶编号
光照
含微生物的泥沙
浮游藻类
水草
浮游动物
A
+
+
+
+
+
B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人寒冷环境中,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_______和丁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血糖含量升高。
(3)甲分泌的________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_作用。

填关系图

AB
CDE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会逐渐腐烂,形成腐殖质。他们猜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B。实验时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B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若干天后(2)中实验组的落叶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同学们用带有相同量同种植物落叶的冻土苔原和热带雨林的等量土壤为实验材料,分别模拟原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进行C组和D组的实验,定期抽样检测样品土壤中未腐烂的落叶的含量,请根据预期结果在图中绘出相应的曲线。

在秦岭某区域的一片锐齿栎林中选取锐齿栎(乔木)、木姜子(灌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等3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得到如图1所示曲线,同时测定森林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不同植物分别配置在森林中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
(2)从图1可以看出,锐齿栎的光合速率要远远_____木姜子和披针叶苔草,而且有“午休”现象,导致此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和________。
(3)在正常CO2浓度、最适温度、高湿度条件下,测定上述3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得到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锐齿栎和披针叶苔草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__和__。当光照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木姜子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
(4)研究者在灌木层另选取了三种植物,测定其光合速率,发现同处于灌木层的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不大,这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37
0.0037
0.035
0.035
0.34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