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 B.②⑤ | C.③⑤ | D.②④ |
室温下,用0.10mol/L的盐酸滴定20.00mL 0.10mol/L的某碱BOH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如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B+)>c(Cl-) |
B.b点时溶液的pH=7 |
C.当c(Cl-)=c(B+)时,V(HCl)<20mL |
D.C点时溶液中c(H+)约为0.03mol/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的食盐水中通入HCl气体会有白色晶体析出 |
B.同浓度的(NH4)2SO4、(NH4)2CO3、NH4Cl、NH4HSO4溶液中,c(NH4+)逐渐减小 |
C.加入盐酸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Ag+ |
D.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可以大量共存NO3-、HCO3-、I-、K+ |
下列的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表示的溶液通过升温可以得到b点 |
B.图2表示某一放热反应,若使用催化剂E1、E2、ΔH都会发生改变 |
C.图3表示向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CO2的情况 |
D.图4表示向100mL0.1mol /L的AlCl3和0.1mol/L的NH4Cl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的NaOH溶液时n(Al3+)和n(AlO2-)的变化情况 |
我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解开了10年来阿伏伽德罗常数测量领域的一大难题,是对阿伏伽德罗常数测量非常有价值的贡献,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 BrCl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溴酸,转移电子数为NA |
B.锌与一定浓度的浓硫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SO2和H2的混合气体22.4L时,锌失去电子数为2NA |
C.1mol CO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都是2NA |
D.常温常压下,14克乙烯、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为2NA |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将碘的同位素附着到各种激素上,借助放射学找到一些受体,进一步研究出“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的作用和机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同位素![]() |
B.蛋白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
C.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混合摄入,更能增强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其中的“丝”和“泪”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