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了第一单元“自立自强”后,初二学生小张有了如下心得体会:
第一,如果生命是船,那么习惯便是能让它远航的帆。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第二,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生活态度便是深扎于地下的根。积极的态度能让你的生命之树郁郁葱葱。第三,如果生命是鹰,那么意志便是能让它翱翔于长空的翅。我们要磨砺坚强意志,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
阅读材料,回答:
(1)以上心得,有些是错误的,请写下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2)生命之树郁郁葱葱,得益于积极的生活态度。你准备怎样来拥有这一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表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2014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0.36
1.5
8.44
31.4
6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180
5425
15781
2884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4
545
2162
4761
10489

(1)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读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2)接电话者的做法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三点,6分)
(3)假若你的朋友也有这种倾向,你会为他做些什么?(三点,6分)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记者阮煜琳王鲁平) 朱镕基总理在五日上午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在经济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材料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这一目标何时能够实现?
(3)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哪一年的什么制度?
(4)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三方面,6分)

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杨阳又是全校第一名,这已是他连续三次得到学校奖励了。他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谈到:“其实跟同学多交流也会帮助自己进步。”在全省第一名的光环中,杨阳却依然谦逊而淡然,他几次提到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同桌,他以684分取得了今年全省理科第三名,两个人相差仅6分。“在他出现以后,我们两个人可以说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也是相互促进的最佳搭档。”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杨阳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
(3)竞争有道。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试举两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小华和小明有不同的表现:小华总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怎么老是碰到困难,因此,意志消沉,不敢面对困难。而小明非常冷静,总是仔细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想办法克服困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属于一种什么的心理?
(2)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