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教育网:学生小宁,男孩14岁,独生子,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与父母关系极为紧张,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他的父母感觉家教很失败。
(1)材料中孩子的表现是一种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2)材料中父母为什么觉得家教很失败?你认为他们儿子的做法有何危害?
(3)针对材料,请你说说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走出这种心理困境?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表
| 1978年 |
1988年 |
1998年 |
2008年 |
2014年 |
|
|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
0.36 |
1.5 |
8.44 |
31.4 |
63.6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 |
1180 |
5425 |
15781 |
28844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4 |
545 |
2162 |
4761 |
10489 |
(1)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本题6分)社会是多面的,既有阳光、真情和善良,也有阴霾、欺骗和丑恶。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学会自我保护。
材料: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某校邀请各界人士召开了“我与孩子共成长”座谈会。
| 座谈会提到的问题 |
解决方法 |
| ①家长:随着手机无线上网业务的普及,拥有手机的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日渐时髦。一些手机网站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中小学生的手机中悄悄传播。 |
面对手机网站中不良信息的侵害,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① |
| ②民警:有些学生遇到暴力侵犯,又一时无力抵抗歹徒时,往往会放弃努力、任人宰割,即使出现逃脱机会,也想不出具体办法。 |
我至少可以尝试两种机智脱身的办法: ② |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座谈会上提到的问题,写出解决办法。
①
②方法一:
方法二:
根据事例,填写正确做法,并运用第五单元《与法同行》关于权利和义务的知识,说明理由。(6分,正确做法1分,理由1分)
(1)放学骑车回家路上遇到红灯,小明要你和他一起闯红灯。
正确做法
理由
(2)同学小红和小黄发生矛盾,故意向你打听小黄的个人秘密准备四处传播。
正确做法
理由
(3)你在淘宝网上购买商品,没想到收到的是劣质商品。
正确做法
理由
分析情景,明辨是非
情景一:校园里,两位同学走路的时候说笑打闹,一不小心,撞了对面走来的人。他们俩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推推搡搡。这种行为不但被同学们谴责,还被老师严肃批评。
情景二:公园里,一名同学拿着一袋瓜子,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把瓜子皮扔得满地都是,引得路人不满,最后被管理处予以罚款。
阅读材料,请用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课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情景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尊重他人有哪些最基本的表现?
(3)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广东查获11条非法光盘生产线,破获这些案件的线索来自于群众举报;成都700条群众举报线索牵出152个腐败分子。这些信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力量。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至少列举二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