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理守法,重践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以下是习主席论法治的几句箴言,请你和小亮一起来学习吧。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依法治理,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要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为人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1)以下是小亮学习法治箴言的学习笔记,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充完整。

(2)学习箴言一,请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符合“奉法者”要求的中学生形象是怎样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心家乡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微博一时引起社会热议。行人过马路不看交通信号灯,也不走斑马线;推着婴儿车的老人、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随意走或停放在机动车变道路标上。为改变"中国式过马路",兰州市交警支队发出倡议"遵守交通信号,珍爱生命,文明出行",在全市设立12个交通安全宣传点,集中开展宣传,提高市民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
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组织一批志愿者参与本次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加入并回答以下
问题。
(1)此活动有利于什么文明建设?该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如何?
(2)根据观察和生活体验,你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要把兰州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作为公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

追梦之旅
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一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几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请你列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2)请你写出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就业难""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国梦的航船越是接近梦想的彼岸,越有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风浪。
(3)"风浪"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改革开放要永无止境?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础上的。小华一家人在参加宜昌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活动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开出租车的爸爸:交通更畅通一点,乘客更尊重一点,收入多增长一点。
当售货员的妈妈:生意更火一点,房子更宽一点,孩子成绩更好一点。
退休在家的爷爷:儿女多陪伴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医疗更有保障一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正确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2)简要说明"梦想"在我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作用
(3)假如你是即将初中毕业的小华,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最近,黄石市政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作出"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黄石城市格局开始第三次跨越。新区建设将加大环大冶湖地区招商引资和开发力度,加快大冶、阳新等地的城市化同城化进程,为阳新跨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促进大冶"得百强 再进位"。
(1)制定和实施"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表明黄石市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有关方面应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是改革创新的产物,这体现了什么精神?为什么要发扬这种精神?
(3)黄石市政府作出"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某班进行"建设生态文明"专题复习,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主题词"收集和筛选时政材料、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请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
(1)理解以下主题词与时政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代表主题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最适合的位置上,每个序号只填一次。
①再生利用,循环发展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③节能减排,低碳发展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序号
时政材料
主题词

1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到201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比2010年各减少10%。


2
广东省要求,企业应当依法建立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管理制度,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从生产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量,实现减量化。


3
实施"光盘行动"以来,仅南京的30所中小学,一个月就减少剩饭9万斤;有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相关行动,倡导进饭堂请光盘、离课室请关灯、洗手后请关水龙头等。

(2)请分别分析上述时政材料中各举措的现实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