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审时度势,勇创新】小亮生平时十分关心社会发展,以下是他搜集到的几条时政新闻,请你一起来了解。
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出席中英工商峰会时指出:新时代需要新思维。“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带一路”是开放共赢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中英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合作大有可为,潜力巨大。
(1)看了这条新闻后,有的同学说:“想要发展和成功,就必须要合作,不能进行竞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阐述理由。
10月19日,以“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15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在京启动,李克强总理指出:以创新赢得未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共识,“双创”精神正在塑造当代中国人的新品格,“双创”将会形成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创”将如何开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发展新动能?
金秋10月,淮安市开明中学一年一度的科技节隆重开幕,同学们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收获着科技创新带来的乐趣。历届科技节均以“创新”作为主题词之一,意为号召全校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3)下面是小亮为响应学校号召,为大家制作的“创新成长·金点子”建议卡,请你帮他一起完成吧。
【创新·金点子】
★争取用更多的方法解答数学题;
                      ①                         
                      ②                         
                      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市民节日认知调查

节日
受市民重视和喜爱程度
喜爱的年龄段
喜爱的原因
春节
95.3%
所有人群
①我们是中国人”
②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秋节
81.9%
所有人群
元宵节
53.5%
65岁及以上市民
元旦
45%
18岁及以下市民
西方节日的浪漫情调和轻松气氛
圣诞节
45%
18岁及以下市民

材料二 在2012年秋季实施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材料三 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体现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
(1)从认知调查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材料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何意义?
(3) 材料三中莫言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2013年8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通知公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有915个村落入选。这些村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保留有独特的村落布局、精巧的古朴建筑、传承至今的风俗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关注,让文化更加厚重】传统村落承裁着文化血脉和历史荣耀。然而,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同学们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形成下列两种方案。
方案A:就如何保护家乡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向有关部门提建议。
方案B:积极参加保护家乡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的志愿活动。
(1)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意义何在?(3个方面即可)
(2)你选择哪一种方案,并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选这一方案的依据。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五四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激励人们舍生忘死;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人们忘我工作;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不断涌现“抗洪精神”“航天精神”……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支撑。今天,我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在呼唤着新的精神出现。
(1)请将这些精神加以提炼,归纳总结出民族精神的内容。
(2)在当今弘扬民族精神有何意义?

材料:英国索伦港船舶馆里,停泊着一条曾在大西洋里139次遭遇冰山,126次触礁,21次起火,26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却从来没有沉没过的船。但我们也熟知另一条表面强大却一撞就沉的“泰坦尼克号”游轮。
(1)人生就如同一条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以上材料给我们的人生哪些启示?
(2)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应如何进行认知调整训练?

从“最美妈妈”吴翠萍、“最美教师”张莉莉、“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女法官”后莉······当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最美”任务,传递着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传递着求真向善臻美的正能量。
某学校正在开展“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1)“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要求我们主动亲近社会,我们应怎样亲近社会?

(2)“最美”催动正能量,社会呼唤正能量。作为中学生,你打算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为社会积聚正能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