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

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_
(3)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別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金属X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______,﹣定有剩余的金属是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与讨论】
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注: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但不能与CO反应,CO2的密度约1.5g/l,CO的密度约为1.25g/l)

【实验求证】
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_______,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测得集气瓶中液体里含碳元素0.24g,量筒中液体的读数为96ml,则反应时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g。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习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 CuS O 4 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 100mL ,配液方案如下:

(本研究所用溶液很稀,密度均近似看作 1g/cm3

编号

浇灌液中CuSO4

浓度

总体积/mL

5CuSO4溶液的

用量/mL

水的用量/mL

1

5%

100

100

0

2

3%

100

60

40

3

1%

100

a

b

4

w

100

c

d

①补充盆3的配液数据:a______b______

②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合理设计盆4的配液方案:w______d______

2)该小组还研究了 BaC l 2 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 BaC l 2 溶液和 CuS O 4 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

①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过滤,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假设一:只有 CuC l 2 假设二: CuC l 2 BaC l 2 假设三:______

③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_____

______说明假设二不成立。

______

______,说明假设三成立。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向少量 FeOH 3 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2)向 CaOH 2 溶液中通入 C O 2 ,观察到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______,可判断 CaOH 2 HCl 发生了反应。

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 Ca2 Cl ,他据此认为 CaOH 2 HCl 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 CaC l 2 。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

4)如图a所示,向 NaOH 稀溶液中缓缓通入 HCl 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 OH ______ Cl 。(填“>”“<”或“=”)

②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科学探究]

耕地盐碱化影响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探究活动。


1)成因:由农业灌溉或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如图所示,当进入土壤中盐的量超出植物的吸收能力时,随水分蒸发,__________导致土壤盐碱化。

2)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_______测定、若 pH7 、则浸出液显__________性。

3)探究:某地土壤碱化可能由 N a 2 C O 3 N a 2 S O 4 的一种两种引起。教师提供模拟盐碱化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 BaC l 2 易溶于水; BaC O 3 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BaS O 4 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 N a 2 C O 3

猜想2_________

猜想3 N a 2 C O 3 N a 2 S O 4

[实验探究]

4)取少量出分别加管AB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A中滴加少量 BaC l 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 a 2 S O 4

2

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_______

N a 2 C O 3

[分析评价]

5)有同学认为实验1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6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 BaC l 2 溶液

_______

猜想3成立

7)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

合理施肥

B.

引海水灌溉

C.

用熟石灰改良

D.

种植耐盐碱作物

救治新冠患者需要氧气,制氧机制氧是一种途径。某品牌制氧机中有一包白色颗粒和一包黑色粉末,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 2 N a 2 C O 3 3 H 2 O 2 ,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

【探究一】

(1)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

①黑色粉末起    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可加入    (填序号)。

A. CuS O 4 溶液

B. NaCl 溶液

C. Mn O 2

【探究二】

(2)根据元素守恒,上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

①只含 NaOH ②只含 N a 2 C O 3 NaOH N a 2 C O 3 的混合物……

甲、乙两同学仅针对前三种可能性,分别设计实验1和实验2进行验证。

序号

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只含 N a 2 C O 3

实验2

第一步: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 CaC 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

第二步: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填现象)

只含 N a 2 C O 3

【反思评价】

(3)丙同学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得出结论】

(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

2 N a 2 C O 3 3 H 2 O 2 加热 40 ° C ¯ ¯ 2 N a 2 C O 3 + 3 H 2 O 2 ;②   

【延伸拓展】

(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    (填序号)。

A.产物无污染

B.制取成本更低

C.运输储存更方便

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小舟进行如图探究:

【制取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时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图甲中的    (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探究性质】用图乙装置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舟还想用该装置来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若他将氧气倒入装有两支带火星的蜡烛的烧杯中(如图丙),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