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
D.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信仰得救”的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星堆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粱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
C.革命成功已促成全人格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C.弥补了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D.起到了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然而封建之治郡邑过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消除内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