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该刊物创办时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②有可能介绍德国制造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情况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
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这句话的观点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孔子主张,“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说明他
① 收徒讲学是有条件的
② 鼓励学生参与政治活动
③ 提倡忠君但不主张愚忠
④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