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德国《日报》有文章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材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
B.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权地位 |
C.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
“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挠,秉忠心赤胆回国,高风标千古;战胜千难万险,献身国防科技,送两弹一星上天,汗青立功勋。”此对联赞颂了一位爱国科学家。下列对该科学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冲破重重阻挠回国 |
B.为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做出突出贡献 |
C.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成为向“科学进军”中的一员 |
D.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成功发射两弹一星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
结 论 |
|
A |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
B |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
D |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
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给这句话作注解的史实是
A.洋务派根据对西方的了解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 |
B.维新派依据对西方的考查认为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 |
C.王明主张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D.斯宾诺莎根据荷兰国情提出三权分立的主张 |
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又打水漂。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A.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 | B.晚清出版业受到严厉打击 |
C.弃文从商成为时代潮流 | D.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曲折 |
下列所倡导学习西方的思想理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B.“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 |
C.“信其改从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树立。” |
D.“犹谓议院不可行哉?而犹谓中国尚不亟行哉?噫!傎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