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甲、乙)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丙)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提取           (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3)图丙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              。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             进行的。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      
(5)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乳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乳酸分解成CO2和水。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在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各种微生物,在上述两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生物分别是,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
(3)制作果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菌体,必须先,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控制的培养条件是,此时发酵作用的反应式是
制果醋的反应式是:

(4)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
排气口的作用:________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出料口的作用:
(5)若发现此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6)当果酒制作好之后,如果利用此装置继续制作果醋,为保证效果,应向发酵液中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0C)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据图一,A和B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一中的a点表示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4)图二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5)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_℃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有机物最多。
(6)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
与试管的距离;CO2 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见右图)。请
分析回答:
①比较C、D两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限制E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②F点的含义是。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移。
③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A.相同的光照时间和距离;B.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5支试管编号。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将等量的小球藻加入5支试管中。
第五步:光照6h后测定O2释放量。

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课题:
(2)实验目的:体验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蛋白质的方法和过程。
(3)实验原理:
(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等。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两支,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 ,向乙试管中滴加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再各滴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6)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液体呈紫色,乙试管中液体
(7)实验结论: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或数字)

(1)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_______
(2)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________有关,结构⑥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
(3)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标号)中。
(4)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____ _。(用“→”和序号标示)
(5)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层数为_____层。
(6)若某人某细胞发生了衰老现象,则⑦的体积会________;若某人某细胞的原癌基因和________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会变为癌细胞。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11]是____________。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与[2]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2)图中含有 RNA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3)如果该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