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爸爸正看《新闻联播》。小华想起今天电视台要播放《神奇宝贝》,于是马上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门铃响了,爸爸说:“小华,去开门,爸爸正忙呢。”小华不情愿地去开门,一看,原来是爸爸的同事,小华什么也没说,马上跑回去继续看他的动画片。叔叔送给小华一辆小赛车,小华马上说:“这礼物我不喜欢,不要了。”爸爸和叔叔谈话时,小华嫌吵,把电视的音量调得更大。过了一会儿,叔叔要走了,爸爸去送叔叔,小华仍然看着他的动画片……
(1)从上述情境中,你能看出小华的哪些做法不符合礼仪?
(2)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礼仪有哪些基本的表现和要求?
(3)我们如何做一个懂礼仪、习礼仪、讲礼仪的人?
26岁,是编制梦想,创造回忆的浪漫岁月。
26岁,是沐浴亲情,享受温馨的幸福时光。
2014年7月17日,重庆市巫山县巫山中学26岁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龚桃园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在这个夏日上午,龚桃园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第三军医大学,她是巫山县有记录的第一位遗体捐赠者。
“我绝不放弃生的希望,但从不畏惧死亡”,她在遗书里这样写道。身患威尔逊氏综合征的龚桃园在接到第4次病危通知后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为孩子们上课,她用她的坚强、勤奋、敬业和奉献精神诠释着生命的力量!
她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对待生命?
从下图漫画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材料一:初二学生小芳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写作业”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自己“快起床”、“天冷,多穿点衣服”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考试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自己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材料二:《诗经》中“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意思是说: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你认为材料一中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解决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最好方式应该怎么做?
(3)材料二启示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做子女的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4)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请列举两种具体可行的方式。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中学九年级(三)班开展学习最美少年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宣传龙花的先进事迹。
[优秀事迹]
荣获2013年“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龙花,17岁,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父亲因为受刺激,患上精神病,2011年父亲去世。不久妈妈又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劳动力,给妈妈熬药、做饭、挑水、砍柴、锄地这些本该成年人干的活儿,一下子都压在了龙花的肩上,坚强的龙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一人撑起一片天,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活动策划]
(1)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并且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人生收获]
(2)通过这次活动,谈谈生活中孝敬父母的理由,并说一说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
[传承美德]
(3)
近年来,“广场舞”颇受欢迎,爱好者突破一亿大关,但由此带来的矛盾冲突使“广场舞”变得异常尴尬。“广场舞”因噪声污染被市民频繁投诉;而跳舞者也有自己的苦衷:音乐声音太小听不清,动作难以投入……双方之间摩擦不断,有些市民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对抗“广场舞”噪音。武汉一小区内正在跳舞的人群遭到楼上业主泼粪;北京的施某放出自己养的三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
(1)请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施某表达不满情绪的做法进行评析。
(2)为了让“广场舞”不再尴尬,让小区更和谐,某居委会广泛征求跳舞者和其他居民的意见,准备拟定一份“广场舞”公约。你认为公约中应该有哪些规定?请写出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