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代英美法德四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的相关知识,序号处内容正确的是( )
|
德国 |
法国 |
英国 |
美国 |
国家元首名称 |
皇帝 |
① |
国王 |
总统 |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
② |
选举 |
世袭 |
选举 |
国家元首任期 |
终身制 |
任期制 |
终身制 |
③ |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
④ |
有 |
无 |
有 |
政府首脑名称 |
宰相 |
总统 |
⑤ |
总统 |
A.①总统 ②世袭 ③终身制 ④有 ⑤首相
B.①国王 ②选举 ③终身制 ④无 ⑤内阁
C.①总统 ②世袭 ③任期制 ④有 ⑤首相
D.①首相 ②选举 ③任期制 ④无 ⑤内阁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A.民主革命 | B.五四运动 | C.社会主义运动 | D.辛亥革命 |
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 |
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 |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相同 |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
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 B.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30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 B.革命 | C.民主 | D.科学 |
“每逢民主运动失败一次,反动潮流便高涨一次,同时孔子便被人抬高一次,之后必有更进一步的斗争。”下列历史进程中,最符合陈独秀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一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一戊戌政变一辛亥革命 | D.辛亥革命一袁世凯复辟一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