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说明人们所能感知的宏观世界的牛顿理论,在这两个极端(巨视和微观)的世界里失灵时,这两种理论便取而代之,并在各自管辖的领域给出了极完美的解释。“这两种理论”是指(  )

A.进化论、细胞学说 B.相对论、量子论
C.进化论、相对论 D.量子论、细胞学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经典力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  )

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公平劳动标准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社会保险法》

观察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0
4
17
17
6
1.7
美国
33
20
53
9
6.7
3.5

由此可以判断(  )
A.关税税率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 B.自由贸易政策促成了科技革命
C.经济危机冲击贸易自由化政策 D.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

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率人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看,日本经济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是(  )

A.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军费开支过大
B.日本国内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C.各国加大资本输出,冲击日本国内市场
D.各国贸易壁垒致使日本海外市场萎缩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国民大革命兴起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始
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D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

A.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五四运动期间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