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美国、解放
C.准备、中共、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D.中国人、侵略、中国、美帝主义、祖国


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肯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D.深圳和珠海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