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t1、t2、t3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t1时刻 t3时刻 t4时刻 。
(2)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 。
(3)如果在t6对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4)实验室模拟化工生产,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和H2后,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
在实验Ⅲ中改变条件为采用比实验Ⅰ更高的温度,请在图2中画出实验Ⅰ和实验Ⅲ中NH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成绿色碱式盐。从酸性电镀废液(主要含Cu2+、Fe3+)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金属离子含量与混合液pH、CuCl产率与混合液pH的关系图如图。
【已知:金属离子浓度为1 mol·L-1时,Fe(OH)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1.4和3.0,Cu(OH)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2和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在_______左右。
(2)铁粉、氯化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析出的CuCl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 h、冷却密封包装。70℃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滤出时所得滤液的主要分成是________,若想从滤液中获取FeSO4·7H2O晶体,还需要知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铁粉换成亚硫酸钠也可得到氯化亚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CuCl的产率,常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稀碱溶液,调节pH至3.5。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已知反应:
①2H2(g)+O2(g)2H2O(g)△H="-483.6" kJ/mol
②N2(g)+3H2(g)2NH3(g) △H=-92.4kJ/mol
③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
则反应④4NH3(g)+3O2(g)2N2(g)+6H2O(g)的△H=___________。
(2)在恒温恒容的甲容器,恒温恒压的乙容器中分别进行合成氨反应(图中所示数据均为初始物理量)。t分钟后反应均达到平衡,生成NH3均为0.4mol(忽略水对压强的影响及氨气的溶解)。
①该条件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平衡时,甲容器的压强P =(初始压强用P0表示)。
②该条件下,若向乙中继续加入0.2 mol N2,达到平衡时N2转化率=。
(3)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利用下列试剂及器材完成的实验能够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用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灯泡昏暗 |
B.将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C.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氨水的pH<13 |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测得NH4Cl溶液为紫色 |
(4)常温下,向1mol•L-1NH4Cl溶液中通入少量的NH3此时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1mol•L-1NH4Cl溶液和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NH4Cl溶液的体积NaOH溶液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_______(写出名称)。
氟 |
氯 |
溴 |
碘 |
|
第一电离能(kJ/mol) |
1681 |
1251 |
1140 |
1008 |
(4)已知碘酸(HIO3)和高碘酸(H5IO6)的结构分别如图I、II所示:
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IO3_____H5IO6(填“>”、 “<”或“=”)。
(5)已知ClO2-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写出一个ClO2-的等电子体__________。
(6)下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B.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C.碘晶体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如图)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棱上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硫酸工业的废渣回收再利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注:硫酸渣(主要含Fe2O3、SiO2、Al2O3、MgO等杂质)
(1)“酸浸”中硫酸要适当过量,目的是:①提高铁的浸出率,②。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同时FeS2被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测定“酸浸”步骤后溶液中Fe3+的量以控制加入FeS2的量。实验步骤为: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浸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HCl、稍过量SnCl2,再加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3++Sn2++6Cl-=2Fe2++SnCl62-,
Sn2++4Cl-+2HgCl2=SnCl62-+Hg2Cl2↓,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①若SnCl2不足量,则测定的Fe3+量(填“偏高”、“偏低”、“不变”,下同)。
②若不加HgCl2,则测定的Fe3+量。
(4)①可选用(填试剂)检验滤液中含有Fe3+。“酸浸”后Fe2+可被空气中O2氧化(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②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Al(OH)3 |
Fe(OH)2 |
Mg(OH)2 |
Mn(OH)2 |
开始沉淀 |
2.7 |
3.8 |
7.5 |
9.4 |
8.3 |
完全沉淀 |
3.2 |
5.2 |
9.7 |
12.4 |
9.8 |
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有:稀HNO3、Ba(NO3)2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要求制备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请完成由“过滤”后的溶液模拟制备氧化铁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氧化:;(填写具体操作)
第二步:沉淀;(填写具体操作)
第三步:分离,洗涤;
第四步:烘干,研磨。
(NH4)2Fe(SO4)2俗称莫尔盐,其常见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已知流程中铁粉制备反应如下:
4 H2O(g) +3Fe(s)Fe3O4(s)十4H2(g) △H ="a" kJ /mol
Fe3O4(s) =" 3" Fe(s)+ 2O2(g) △H ="b" kJ/mol
则光解气态水制备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I中加水发生如下反应,请完善该反应:+2H2O 2H++ H2TiO3 ↓;
该步骤加入铁粉的作用是①;②。
(3)步骤Ⅳ生成(NH4)2Fe(SO4)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写出(NH4)2Fe(SO4)2溶液中各离子溶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4)已知在潮湿空气中Fe(OH)2比FeCl2更易被氧化。据此分析(NH4)2Fe(SO4)2比FeSO4稳定的原因是。
(5)室温时Fe(OH)3的悬浊液中存在Fe(OH)3(s)Fe3+(aq)+3OH-(aq) Ksp[Fe(OH)3] =8ⅹ10-32若此悬浊液中 c(Fe3+)="0.08" mol·L-1则溶液的pH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