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示意图,图二表示单个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判断N是_______________。
(2)将a细胞放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将a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中,能被染色的结构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_,该结构能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②具有_______层膜结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与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形成有关。
(4)根据图二结构分析,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是结构__________;代谢旺盛的细胞,结构④的数量______(填“多”或“少”)。
(12分)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每个黑腹果 蝇个体约有104对基因,如图所示为该种群中某一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该果蝇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进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 __________种配子。
(3)在给定的方框中画出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任意一种配子的模式图。
(4)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
(5)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该种群中果蝇有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它们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__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
(6)随机 从种群中抽出10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0只,Aa(灰身)600只,aa(黑身)50只,请问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
(7)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 于雄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识最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I.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遗传。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
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 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Ⅱ.(12分)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黑 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颜色变浅,B的修饰效应可累加,BB使种皮变为白色, 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为黄褐色)。现有亲代种子P1(aaBB,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如下:
(1) P2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_______。
(2)从F2取出一粒黑色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F1杂交,预计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Ⅰ(10分)下面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______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_____,若___________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_______,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元;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______,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Ⅱ.(9分)下图为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
(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中数字标号③代表的结构为______,③将来发育为______,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是______和______。 A、B牛基因型是否相同?______。
(4)以上培育过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
Ⅰ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实现的。
(4)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
(5)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
Ⅱ.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
亲本 |
F1表现 |
F2表现 |
Ⅰ |
突变品系1×野生型 |
有豌豆素 |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
Ⅱ |
突变品系2×野生型 |
无豌豆素 |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
Ⅲ |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
无豌豆素 |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⑴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⑶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若后代中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⑷现有纯种亲本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F1中,______(有/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⑸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侧方框内尝试用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形式)的方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每空1分,共13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复制是在哪个位置解旋()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Z链从细胞核中移到细胞质中,与某细胞器结合,这种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
(3)若X链是Z链的模板,则Z的碱基顺序由上到下是_________。由X生成Z的场所主要是____。组成Z的基本单位有__种。
(4)建立DNA分子立体模型的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
(5)若要提取DNA,实验材料能选牛血吗?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血液的凝固需要加______做抗凝剂,若需对DNA进行鉴定,所选试剂是_____,所呈颜色反应为____。
(6)若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X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Y链中腺嘌呤占Y链碱基的比例是____。若以Y链为模板形成的Z链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Z链的比例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