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时,曾有“人类文明的引擎”一目,这一目主要介绍的科技成就应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蒸汽机和内燃机 | D.汽车和飞机 |
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造声势,提出“拯救心灵”,并联合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论法的精神》 |
C.《共产党宣言》 | D.《物种起源》 |
艾赛亚·伯林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它”指的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 |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 |
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 )
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
B.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
C.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
相对于欧洲的“黑暗时代”,元朝的文化和科技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简仪 |
B.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加以改进 |
C.将王守仁编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
D.元杂剧的代表作有王实甫的《西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