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探究题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
分析说明题
中国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展了两次变化,请回答:
(1)1949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2)1956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3)说一说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看下图
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向民农宣传土地改革法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请回答:
(1)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目的
(2)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材料一所示图片反映了广大农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由于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4%,人均生产增长6.5%,按此速度,国民收入每十一年将翻一番,中国在20世纪前半期的生产增长勉强赶上人口增长,与此类型相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中国的经验与大部分新独立的发展国家相比也是值得称赞的。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评价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请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三例
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小明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请回答:
(1)“工业起步”是指
(2)“宪法保障”是指
(3)“制度确立”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