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合物A只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A不稳定,一定条件下爆炸生成B、C,以下为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B、C、D、J为单质,其中B、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只有J为固体,E为红棕色氧化物固体,反应①、②都是工业生产上的重要反应(部分生成物略),④反应中K过量。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G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3)标况下,将集满H气体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P→Q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5)如何检验M溶液中阳离子                                    
(6)M溶液在强碱性环境下可被KClO溶液氧化制得K2JO4试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 ΔH="b" kJ·mol-1;反应③Fe2O3(s)+3CO(g)2Fe(s)+3CO2(g) ΔH="c"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    
(2)反应①为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700 ℃时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温度升高到900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增加Fe的量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    (填序号)(图中v为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

(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ΔH=    
(6)请运用盖斯定律写出Fe(固体)被O2(气体)氧化得到Fe2O3(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为原料,通过反应Ⅰ和Ⅱ来制备甲醇。
(1)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 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①已知100 ℃压强为p1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图中的p1    p2(填“<”“>”或“="”),100" ℃压强为p2时平衡常数为    
③该反应的ΔH    0(填“<”“>”或“=”)。
(2)在一定条件下,将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CH3OH(g) ΔH<0 ……Ⅱ
①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 mol CO和3 mol H2
②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表格中。
A.下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a=    ;b=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下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 MPa和5 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x=    MPa。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1
150
1/3
0.1
2
a
1/3
5
3
350
b
5


丙酸的结构为CH3—CH2—COOH,丙酸盐是安全有效的防霉、防腐剂,一种以碱式碳酸锌为原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序号
n(丙酸)∶
n(碱式碳酸锌)
反应温度/℃
丙酸锌产率/%
1
1∶0.25
60
67.2
2
1∶0.25
80
83.5
3
1∶0.25
100
81.4
4
1∶0.31
60
89.2
5
1∶0.31
80
90.1
6
1∶0.31
100
88.8


(1)探究本实验中最佳工艺条件(见上表):反应时间2 h,用水量45 g,n(丙酸)∶n(碱式碳酸锌)=1∶,反应温度    ℃。
(2)本工艺采用“闭路循环”方式,除具有制备工艺简便、产率高外,还具有         的优点。
(3)某次实验时,将37.0 g丙酸溶于220 mL水中,按上述流程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制备,最终得丙酸锌49.6 g,则该次实验丙酸锌的产率为    (写出计算过程)。

Ⅰ.已知:H2A的A2-可表示S2-、S、S、Si或C等离子。
(1)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1 NaOH溶液。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请根据图示填空:

①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②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    (填“大”“小”或“相等”),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    
(2)若H2A为硫酸:t℃时,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Ⅱ.已知:在25 ℃时 H2OH++OH- KW=10-14
CH3COOHH++CH3COO- Ka=1.8×10-5
(3)醋酸钠水解的平衡常数Kh的表达式为    ,具体数值=    ,当升高温度时,K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0.5 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m,其水解的程度(已水解的醋酸钠与原有醋酸钠的比值)为a;1 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n,水解的程度为b,则m与n的关系为    ,a与b的关系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Ⅲ.(5)25 ℃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则a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a、b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3)=3。下图为,H2CO3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血液中,HC能起到使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的作用。①请用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解释: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正常人体血液中,HC的水解程度    电离程度(填“<”“>”或“=”)。
③pH=7.00的血液中,c(H2CO3)    c(HC)(填“<”“>”或“=”)。
(2)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3)某同学认为该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4)已知某温度下Li2CO3的Ksp为1.68×10-3,将适量Li2CO3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饱和Li2CO3溶液中c(Li+)="0.15" mol·L-1、c(C)="0.075" 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125 mol·L-1 Na2CO3溶液,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