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泊白沙渡
真山民①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②。与鸥分渚③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杜鹃④。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②暝烟:傍晚的烟霭。③渚:水中小块陆地。④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什么作用?
“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下片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这首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试将这两首词比较一下,看看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2)答:
(3)(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但其所抒发的感情各不相同,试作简要分析。
(4)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2)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请说明此画夺魁的理由。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
(1)这首词的上片从那些角度,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

(2)有人评论,“下片结句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⑴这首诗的首联前后两句各从什么角度描写?这一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