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亲本 组合 |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
黄色×黄色 |
紫色×紫色 |
白色×白色 |
F1籽 粒颜色 |
紫色 |
紫色 |
黄色 |
黄色、白色 |
紫色、 黄色、 白色 |
白色 |
(1)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 种。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 ;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 。(每空一分)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下图一。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上图二。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亲本中的 。
本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 。
(每空1分,共10分)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病,以下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Pp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I 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IVl5的基因型是 ,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III1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
(5)III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 。
(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7)Ⅲ代中11与13是 (填亲戚关系),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是 。
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指;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
大多数生物的细胞都会发生分裂,请据图回答:
⑴上图是(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的(填“有丝”或“减数”)分裂期图。
⑵图中细胞有条染色体,该细胞在进行该次分裂的间期时有对同源染色体。
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
。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