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俗的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扩张的黄金时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辨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联《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请回答:
(1)达尔文主义为什么受到宗教界的敌视?依据材料一,阐释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时代倾向相吻合”的含义。
(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用史实论证“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欧、亚一些学者采用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意图。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进化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二安德鲁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今年(公元前430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虽然影响安德鲁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安德鲁的妻子海伦也要跟着丈夫去,安德鲁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于是两人一同前往。在雅典公民大会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奴隶、妇女、外邦人不许入内。”海伦只得怏怏地离开。公民大会开始了,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是“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都可以进行辩论和表决……公民大会结束后,安德鲁在参加许多次抽签后,终于成为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审判员中的一名。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吗?为什么?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方面的局限性表现。
(2)材料二中的“安德鲁”为什么愿意参加公民大会?
(3)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该材料中的有关规定,从哪些方面限制了英王王权?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二 史料收集活动成果表

史料一(清王朝政治)
史料二(英国议会政治)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从收集的材料看,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3)根据史料二,说明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莫克振救,若能变也,即向者所谓……弥缝蚁穴,飘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为建设中华民国提出了哪些基本构想?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

海洋自古以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 000头骆驼的运输量。
材料二 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近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西洋时代结束了,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
——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400多年的原因。
(3)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外史实,从经济的角度列举“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 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哪些原则?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