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何更好地治国安邦,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中外思想家有的提倡“仁政”学说,有的提出“正君心”,有的主张“三权分立”。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①孟子 ②朱熹 ③陆九渊 ④孟德斯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星堆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的示意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导致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A.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 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右图漫画中的人物陷入泥潭,日显疲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福利制度的弊端难以避免
B.高福利与超前消费相辅相成
C.高福利可以缓解政府债务危机
D.债务危机将使福利制度被取消

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被美国决策层采纳。其主要内容是: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这一报告

A.宣告了美国欧洲复兴计划的出台 B.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C.为美国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之一。它以“反清复明”为主要口号,其成员主要来自下层劳动群众、三教九流、无业游民以及农民。根据下表判断,这些事件透露出的问题是
1796—1850年的54年间,涉及天地会的事件

事件起因
数量
“遇事有人帮助,免人欺凌”者
26起
因穷困而“敛财分用”者
15起
为抢劫富户而“得财分用”者
39起
攻掠城镇“竖旗起事”者
11起

A.近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
B.汉族人民“反清复明”的政治诉求强烈
C.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需完善
D.百姓“均贫富、等贵贱”的意识长期存在

19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入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