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
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第五十五条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第二款)凡法律、敕令及有关国务之敕诏,须有国务大臣之副署。
第五十六条枢密顾问依枢密院官制规定,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
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日本国民之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与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九条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第五十五条对有关议员资格的争议,由两院自行裁决。但撤销议员资格,必须有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的决议。
第六十五条内阁按照法律规定由其首长内阁总理大臣及其分国务大臣组织之。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是文职人员。内阁行使行政权,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1946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近代以来形成的两种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宪法对日本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中心之一。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遗址
奇琴伊察古建筑群集中在南北长3千米、东西宽2千米的地带,共有676座建筑物。城市建筑以天象确立方位,布局严密,结构合理,主要建筑多围绕方形天然水井或位于通向水源道路的两侧。城市分新、老两部分,南部老奇琴伊察具有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现象等。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玛雅城市建筑的特点。(3分)
材料二右图与埃及的金宇塔不同,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更像一个祭坛,因此看来它的功用不仅仅是国王或首领的坟墓。码雅人信仰大阳神、月神、蛇神、风神、雨神、地神和
农神,尤以崇拜玉米神为最。他们用占卜勾通人与神的联系。玛雅人祭神的规模很大,祭品除牲畜、飞禽、瓜果外还一度盛行人祭。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玛雅人的宗教特点和最普遍的宗教仪式。玛雅人的宗教对社会生活有何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码雅人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高度文明,但是古典期码雅文明为何突然消失,现在还没有定论。科学家考古学家,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感染疾病、气候变化、内部战争等等。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同时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古典期码雅文明。

③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众说纷纭,考古学界提出许多假说,主要有哪两种意见,请结合材料二的史实进行说明。(2分)
④玛雅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史有怎样的地位?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3分)

古今中外,本民族的仁人志士和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则开创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更以其优秀的个人品质,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简述唐太宗在改善民生、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2分)
(2)康熙在位60年(一说61年),最主要的贡献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试以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分)
(3)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4分)
(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毛泽东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完成“近代科技与社会发展间关系”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空白部分


发明过程
蒸汽机
瓦特改良成
电气技术
发明可使用的发电机;发明电动机

(2)科技史学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列,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结合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发明,说明丹皮尔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3)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间是什么关系?

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三大理论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知识结构中字母代表的历史意义。

(2)根据下列材料,简述三大理论间依次“继承”的主要表现。邓小平是怎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
材料一……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材料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理论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六日)》
(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在文学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诗经》与《离骚》在创作方法上有哪些主要不同点?结合时代特征,简述汉赋的主要特色
(2)试分别举两例说明,唐朝诗歌和明清小说中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主要作品或者名句。
(3)从阅读对象和内容变化等方面,归纳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