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A 和吲哚乙酸 (IAA)的促进作用不同。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A 和 IAA 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小组同学以小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填空):
第 1 步:取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小麦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 4 mm ,然后浸入蒸馏水中 1 h 。
第 2 步:选取处理过的胚芽鞘,每 10 条为一组分别放入________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A 溶液 ( 甲组)和 IAA 溶液 ( 乙组 )中。
第 3 步:避光且温度保持在 25℃ 条件下培养 24h 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并求两组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
(2)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①若________,说明生长素类似物 A 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 (IAA)。
②③略。
(3)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_________,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 __________。
②每一组要 10 条,而不是 1 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如果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 IAA 溶液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发现有两个不同浓度的 IAA 培养液培养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
常见的酿酒酵母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自然界中一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差。下面是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菌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瓶中的液体经适当稀释后,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从存活的酵母菌提取DNA,并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一种穿梭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在酿酒酵母菌中表达的质粒)上。该质粒具有两种标记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大肠杆菌被该质粒转化后,应接种于含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将质粒导入酵母菌时,由于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应选择缺乏能力的酿酒酵母菌作为受体菌。从细胞结构看,酵母菌不同于大肠杆菌的主要特点是。
(4)对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将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接种在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最初培养基中的糖被快速消耗,随着发酵继续进行,转基因酿酒酵母菌能够,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二口恶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强,降解难。某种白腐真菌能利用二口恶英中的碳元素作为碳源。为了降解废水中的二口恶英,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能降解利用二口恶英的白腐真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⑧为筛选出的目的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⑤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作为唯一碳源,如果要测定②中活菌数量,常采用法。
(2)④、⑥为对照组,⑤为实验组,④、⑥中加入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培养真菌的培养基)。若⑥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若④中的菌落数目明显(填“多于”或“少于”)⑤,说明⑤已经筛选出一些菌落。
(3)在提取白腐真菌细胞内的分解酶时,通常先将菌株细胞制取粗酶液,再进一步获得相应的酶;从中分离提取的酶通常需要检测,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产成本,可利用技术使白腐真菌重复利用。
(4)提取白腐真菌细胞内的蛋白质过程中,为了保证蛋白质不变性,需要对样品进行洗脱,措施一般是需要加入;在装填凝胶柱时,如果有存在,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该真菌可以产生某种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的芳香化合物,适于采用法提取。
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
(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海藻光合速率随着不同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B点表示最佳的培养条件。
(2)该海藻在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
(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葡萄糖 浓度(g/L) |
0 |
0.1 |
0.2 |
0.4 |
0.6 |
1.0 |
海藻生 物量(g/L) |
0.84 |
0.93 |
1.00 |
1.03 |
0.79 |
0.67 |
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的实验。
(4)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①过程称为,②过程是为了。
(2)Ⅰ号培养基称为(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 B.50~60 ℃
C.60~70 ℃ D.70~80 ℃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 ℃数据点是在80 ℃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 ℃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 ℃之后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