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祖父遂,字长子,宣帝微.时与有故,相随博弈,数负进。及宣帝即位,用遂,稍迁至太原太守。
遵少孤,与张竦俱为京兆史。竦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并入公府,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尚鲜明,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适之,侍曹辄诣寺舍白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适。”遵曰:“满百乃相闻。”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大司徒马宫大儒优士,又重遵,谓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责之?”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久之,与扶风相失,自免去。
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起,遵为校尉,击朋、鸿有功,封嘉威侯。居长安中,列侯近臣
贵戚皆贵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桀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
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遵常醉,然事亦不废。
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请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
王莽素奇遵材,在位多称誉者,起为河南太守。  (选自《汉书·游侠传》,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宣帝时与有故微:低贱,卑下
B.相随博弈,负进数:屡次
C.其方饮值:遇到
D.奈何以小文之责:责备

下列各项中,直接表现陈遵“放纵不拘”的一组是 (  )
①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 ②日出醉归,曹事数废 ③西曹以故事适之 ④取客车辖投井中 ⑤满百乃相闻 ⑥奈何以小文责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遵、张竦都担任过京兆史。张竦博学通达,廉洁节俭;陈遵豪放,不拘小节。
B.西曹请求罢免陈遵,大司徒马宫却认为陈遵能治理三辅地区政务繁杂的县,并向皇帝推荐他。
C.陈遵担任校尉,打击赵朋、霍鸿有功,加以贵戚的推重,被朝廷封为嘉威侯。
D.陈遵富于文辞,擅长书法,给人写的书信,收信人把它收藏起来以为荣耀。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
(2)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桀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杨喜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垓下 壁:驻扎
B.骑能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
D.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项王悲歌慷慨 度我至军中,公
B.项王瞋目叱之 夜缒
C.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 皆白衣冠送之
D.天亡我,我何渡为 夫晋,何厌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为了证明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4分)
翻译: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4分)
翻译: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顺恪六奇别传
清 王士祯
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茗宁,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耶!”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逸,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明世为观察,以樗蒲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曰:“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释:①樗蒲:古代赌博。
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起,捉其臂曰遽:于是,就
B.会王师入粤,逻者六奇执:捉拿,拘捕
C.衣以絮衣,不,径去谢:感谢
D.知关河厄塞形势稔:熟悉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读书识字,至为丐问:以丐
B.询氏里少好博,尽败
C.闻市中有铁丐,汝是否六奇,家世潮阳
D.衣絮衣,不谢,径去将归,复三千金为寿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B.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C.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D.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B.朝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C.又欲其西封肆:扩张
D.将取之焉:哪里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与例句加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A.缒而出
B.越国以
C.济而夕设版焉
D.若不秦,将焉取之

选出下列各句中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句()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甚矣,汝之不惠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秦“退师”理由的一组是()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⑤夫晋,何厌之有?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伯说,与郑人盟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处。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子曰:“《关雎》乐而不淫,。”
(3)子贡曰:“,吾亦欲无加诸人。”
(4),不悱不发。
(5)晋侯、秦伯围郑,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后面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吾其还也
C.君知其难也 D.又欲肆其西封

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下面四个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例:夫晋,何厌之有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C.以其无礼于晋 D.竖子不足与谋

翻译语句
①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