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Cu、Zn 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 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写出铜帽溶解时铜与加入的稀硫酸、30%H2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加热(至沸)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2++4I-=2CuI(白色)↓+I2 2S2O32-+I2=2I-+S4O6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②某同学称取1.0g电池铜帽进行实验,得到100.00mL含有Cu2+的溶液,量取20.00mL上述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0.10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再重复操作实验3次,记录数据如下:
|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 V(Na2S2O3)(mL) |
28.32 |
25.31 |
25.30 |
25.32 |
计算电池铜帽中Cu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
尽,则所测定c (Cu2+)将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常温下,若向50mL 0.0001mol/L CuSO4溶液中加入50mL0.00022mol/LNaOH溶液,生成了沉淀。已知KSP[Cu (OH)2] =2.0×10-20(mol/L)3,计算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Cu2+)= mol/L;
(4)已知pH>11 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 |
开始沉淀的pH |
沉淀完全的pH |
| Fe3+ |
1.1 |
3.2 |
| Fe2+ |
5.8 |
8.8 |
| Zn2+ |
5.9 |
8.9 |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H2O2、1.0 mol·L-1HNO3、1.0 mol·L-1NaOH。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中加入适量30% H2O2,使其充分反应;
② ;③过滤;
④ ;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煅烧。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
素属于第族;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纵行;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周期。
(2)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6号元素应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__________
(8分)完成下列方程式的书写(若有几种有机产物只写主要产物):
(1)丙烯与HBr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丁二烯常温下与Br2等物质的量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苯与Cl2光照条件下等物质的量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用结构简式填写下列空白:
(1)2,3-二甲基-4-乙基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且式量最小的的单烯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用系统命名法给下
列物质命名:
(1) CH3CH(C2H5)CH(CH3)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