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是一种理想,也是重要的激励机制;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材料二 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它所看重的并非是个人的物质积累,而是自我修养;并非是聚敛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的提升;并非是拓宽疆土,而是拓宽人类的同情。
——北京大学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比较“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梦”与“欧洲梦”共同的思想根源。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英重大改革

晚清政治改革
英国议会改革
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个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
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
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
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的财政制度,从顺治朝初立,到雍正朝完备,形成一套戒律森严、以解、协饷为核心的制度。清政府对财政收支有严密的规定,其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列有10项,这些税目都是统一的、固定的,不得随意改变。但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此种静态的固定化的财政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动的时局。太平军兴后,解、协饷制度崩盘,无钱可拨的中央丧失了对地方财政的协调能力,晚清财源的开辟,中央少有作为,基本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一系列财源相继确立,其中的大项有:厘金、关税、铸币、公债等。这与古代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有很大区别,也导致了地方财政收支日益膨胀和中央收支日益萎缩。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清政府利用20世纪初进行的“新政”,开始了财政方面的改革。1903年,清政府设立财政处,1906年,清廷设立税务处,准备在统一税权,主要是海关税和常关税方面做些工作。同年,清政府将户部改为度支部,负责统管全国财政,统一设立中央统管下的度支公所和财政公所,向各省派驻监理官。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明确提出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主张,按照西方的财税理论,改革旧税制,着手新税制的建设。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后,首先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确立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体制。为了防止中央与地方发生冲突,财政部于1928年11月间正式公布了划分国、地税收支标准案,基本上完成国、地税收系统的划分。
——摘编自张志超等《民国时期(1912—1937)财税改革问题对话》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前后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2)据材料二、三指出,晚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杜邦公司
片断一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源于周朝,并留下了许多相关记载。《礼记》记载:“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仕。”“卿大夫致仕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曰‘庶老’《周礼.王制》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大学),养庶老于虞庠(小学)。”
材料二:汉兴,官员欲致仕,须申请,说明缘由。致仕有二:一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称 “乞骸骨”……元始元年,平帝下诏令“天下比两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
《唐会要》载:“旧制,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开元五年十月十四日敕,诸职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致仕官应物。令所由送至宅。三品以上, 并听朝朔望,其年十一月,致仕官子弟无京官者,其在外者,听一人停官侍养。”
材料三:神宗年间规定:“承务郎及使臣以上致仕,尝以战功迁官者,奉钱衣賜并全给;余历任无公私罪、事理重及脏罪,给半;因过犯若老疾体量致仕者,不给,非战功功状显著奏裁”;“宰相以下并带职致仕”……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国朝,凡文武官致仕者,皆转一官,或加恩其子孙。”
《宋史•职官•致仕》载:“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
明清以后,破除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10年以上,且带有强制性,相沿至今。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古代退休年龄的变化和退休待遇的发展趋势。
(2)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建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 ,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
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
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民国初年,金融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在金融业中,最为主要的是银行业。
1912—1919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

年度
新设数
停业数
实存数
资本总数(万元)
1912
23
2
37
2714
1913
11
6
42
2890
1914
8
3
47
3842
1915
10
4
53
4522
1916
10
4
59
5198
1917
11
5
65
5557
1918
16
22
103
8808
1918
16
22
103
8808
1919
22


——摘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近代银行业发展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银行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