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
植物种类 |
高度(cm) |
生长型 |
对照 |
轻度入侵 |
中度入侵 |
重度入侵 |
高山乌头 |
20-40 |
多年生草本 |
|
|
|
+ |
藜芦 |
50-100 |
|
|
|
+ |
|
毛蕊老鹳草 |
30-80 |
|
|
|
+ |
|
大白花地榆 |
50-80 |
|
|
+ |
+ |
|
小叶章 |
60-90 |
|
+ |
+ |
+ |
|
牛皮杜鹃 |
10-25 |
灌木 |
+ |
+ |
+ |
|
笃斯越桔 |
10-15 |
+ |
+ |
|
|
(1)调查时,科研人员要在小叶章入侵斑块_________选择若干个1m×1m 的样方,统计样方内的植物_________、株数、高度等信息,通过记名计算统计出整个群落中植物的_________。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
(2)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逐渐消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_________,植株的高度_________。
(3)小叶章不同入侵程度下,群落的_________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
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②是 。物质A是 ,该物质可以促进细胞③ 增殖分化为④ 和⑤ 。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 。
(3)由图乙可知,人体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 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它酶系破坏。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乙酰胆碱释放,并与位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瞬间引起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4)人被α-银环蛇咬伤后,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
下图一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图二表示人体信息分子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当人体的渗透压 ,图一中的物质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结构b代表 ,物质c的作用是 。
(2)若图一中物质e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d的调节外,还受 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3)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构成反射弧的 。若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是来自神经元,该物质为 。如图二,2013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研究发现,神经元内的这种物质以“细胞囊泡”的形式在细胞中传递。与细胞囊泡的形成、传递关系最密切细胞器的是 。最终细胞囊泡与细胞膜上的蛋白复合物融合,从而使该物质释放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 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 ,其水的来源为[ ](填字母)。
(2)图乙中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3)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 。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原因是乙图中④内存在着 等缓冲物质。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某科研小组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诱变当代未出现新性状。将诱变当代相互交配,诱变1代也未出现新性状,但随机交配后的诱变2代出现了突变新性状残翅和卷刚毛(如下图所示)。已知控制翅型的基因用D、d表示,控制刚毛的基因用E、e表示,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翅型和刚毛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为 ,诱变1代随机交配,诱变2代出现四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做 。
(2)为筛选出纯合正常翅卷刚毛的果蝇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2代中正常翅卷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纯合个体杂交,选出后代表现型为 的亲本即可。
(3)将未处理的野生型果蝇与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交配得F1,再让F1雌雄互交,预期F1雌雄互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研究人员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后,重复上述实验发现诱变2代中出现一只正常翅直刚毛雌蝇,其细胞(2n=8)中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配子。该果蝇能产生 种配子,再将该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产生F1,F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请回答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
I、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方法能将外膜与内膜及其它结构分开。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a.DNA
b.丙酮酸
c.葡萄糖
d.染色质
e.核苷酸
f.RNA聚合酶
(2)研究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_______阶段的反应,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II、现有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A是活塞,B是玻璃罩,C是某植物,D是碳酸氢钠溶液,E是红色水滴,F是带刻度尺的水平玻璃管,小明同学将上述装置放在光照、温度处于严格的最适状态,24小时后读取读数。装置红色液滴对应的初始刻度为0,实验结束后的读数记为X,零刻度右侧记为正值,零刻度左侧记为负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小明同学要利用该装置测该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真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还应做如下改动和添加相关装置(注: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①还要测出该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应将装置置于黑暗中,且该装置中D里的溶液应改为 。
②为了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还需添加一个相同装置,但该装置中的C应改为 。
(2)小明同学将他测量呼吸速率装置的读数记为Y,对照组的读数记为Z。则选用X、Y、Z来表示该植物的真光合作用速率应该为___________每天,净光合速率应为___________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