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棉铃虫的Bt毒蛋白抗性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为研究抗虫棉种植区中棉铃虫Bt毒蛋白抗性基因频率的变化,科研人员连续三年将实验室饲养的纯合抗性雌虫与在田间随机捕捉到的雄虫单对杂交,随后单独孵化雌虫所产的全部卵,得到单雌系。孵化过程中用Bt毒蛋白基因高表达的棉叶饲喂单雌系幼虫5天,检测幼虫体质量,结果如图所示。

(1)科研人员将饲喂5天后存活的幼虫达到虫体质量≥0.6mg的单雌系定义为抗性单雌系,由抗性基因遗传规律分析,理论上抗性单雌系中的幼虫是抗性基因的_________(填“纯合子”、“杂合子”或“纯合子及杂合子”)。幼虫体质量为0 mg,表明该单雌系的幼虫全部死亡,推测其父本_________。
(2)统计2012 年的实验结果可知,抗性单雌系占所有单雌系的百分比为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位),该百分比明显高于2010年,推测田间棉铃虫种群的抗性基因_________高于2010年。
(3)通常在田间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棉或其他作物,该做法能使棉铃虫种群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逐渐加快是在迁入_____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迁入第________年后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Ⅰ、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 ]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Ⅱ、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示方框中的A主要作用于________,饭后胰岛A细胞活动________ (增强、减弱、不变)。
(2)图示方框中的A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释放化学信息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信息是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
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
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
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
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

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
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_______。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___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缺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