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① 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1= +489.0 kJ/mol
C(石墨)+CO2(g)=2CO(g) ΔH2=+172.5 kJ/mol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氯化钯(PdCl2)溶液常被应用于检测空气中微量CO,PdCl2被还原成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3H8和O2构成丙烷燃料电池。
① 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
②某同学利用丙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H2O |
CO |
CO2 |
|||
1 |
650 |
2 |
4 |
1.6 |
5 |
2 |
900 |
1 |
2 |
0.4 |
3 |
3 |
900 |
1 |
2 |
0.4 |
1 |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②实验2中,平衡常数K= ;
③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答一种情况即可)
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
反应回答问题: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上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H2O2体现酸性的反应是。
(2)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保存过氧化氢试剂瓶上的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填序号);
(4)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
O2、MnO4-、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
①反应体系选择的酸是:(填序号)。
A.盐酸 B.浓硫酸 C.稀硫酸 D.醋酸
②如果上述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的电子为mol。
(5)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
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KCN+H2O2+H2O=A+NH3↑,试指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并阐明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根据反应框图填空,已知反应①~⑤均为工业生产及应用中常见反应,其中B、G、I、J、L均为常见单质,B、D、J、L为气体。A是工业生产F的重要矿石原料的主要成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1)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M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固体A中所包含的化学键与固体Na2O2类似,则A的电子式为。
(3)写出反应①所使用设备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G与N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K与L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每生成16 gD,放出106.5 kJ热量,则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在定量实验中,采用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填序号)。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铁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配制100mL 2 mol/L的NaCl溶液,以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液面稍超出容量瓶刻度线,反复摇匀后,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加热并搅拌时,有少量固体溅出。
D.称取一定质量无水碳酸钠粉末,用稀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定盐酸浓度。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立即装液、滴定。
(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填序号)
A.配制100mL 1.00mol/L的NaCl 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g NaCl
固体
B.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则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HCO3-
C.制备Fe(OH)3胶体时,应往沸水中加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溶液呈
红褐色为止
D.除去蛋白质中混有的少量NaCl,加AgNO3溶液后过滤
E.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至少需要进行四次称量操
作
F.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溶液
的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3)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不能确定”),判断理由是。
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
(1)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 min后,SO2和SO3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b mol·L-1,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 ;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其装置原理如下图:
①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
③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
Ⅰ.甲、乙、丙、丁、戊具有如图所示的结构或结构单元,图中四面体外可能有的部分未画出,只有实线表示共价键,X、Y可同可不同。
已知:甲、乙晶体类型相同,单质甲能与乙发生置换反应,丙、丁、己三种粒子均含有等量的总电子数,其中丙、己是同一类晶体中的分子,己在常温下呈液态,能产生两种10电子的离子,丁是阳离子且与丙符合"等电子原理"(具有相同电子数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互称为等电子体),戊通常为气体与丙结构相似,但分子中多了24个价电子。
(1)写出液态己产生两种等电子粒子的电离方程式: 。
(2)X、Y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的分子是 (填字母代号)
A.甲 B.乙 C.丙 D.戊 E.己
(3)写出甲与乙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
(4)丙是目前重要的能源之一。
①丙和己在催化、加热条件下得到可燃性的两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现代高能电池中,常用丙作燃料电池的原料,在碱性介质(KOH溶液)的情况下,其正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
(5)请写出一种与戊符合"等电子原理"的离子 。
Ⅱ.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A 与B 、C 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w、k,且w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D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A 、B 、C 、D 可形成化合物x;A 、D 、E 可形成化合物y;A 、C 、D 可形成化合物z.x、y、z 均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 : 1 的离子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y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w属于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与E 同主族且为第七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同主族氢化物的性质递变中,k 的沸点反常,这可以用__________来解释(填字母序号);
A.共价健 B.离子键 C.氢键 D.范德瓦耳斯力
(4)常温下,x 与y以物质的量之比1 : 2 反应后所得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由产物分析,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由k与D 的单质、KOH 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会产生C 的单质。则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pH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