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 g Na2CO3固体、0.5 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 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 mL 密度约为1.1 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表1的数据:表1
|
T1/℃ |
T2/℃ |
T3/℃ |
Na2CO3 |
23.3 |
20.0 |
23.7 |
NaHCO3 |
18.5 |
20.0 |
20.8 |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
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Na2C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__,NaHC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 盛 有10 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 mL ,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称取m1 g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m2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 _(用代数式表示)。
附表:溶解度表
温度 溶解度 |
10 ℃ |
20 ℃ |
30 ℃ |
40 ℃ |
Na2CO3 |
12.5 g |
21.5 g |
39.7 g |
40.0 g |
NaHCO3 |
8.1 g |
9.6 g |
11.1 g |
12.7 g |
(1)a与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
(2)a能否等于2?__________(填能、不能、无法确定)。
(3)a=3的硅酸盐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以氧化物形式表示)
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1)
和
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简式为;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
,
的结构简式为:;
(2)
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
的结构简式为;
(3)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⑨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①的反应类型是,④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是;
(5)与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t℃时,将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体积为2 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 +O2(g) 2 SO3(g);ΔH = -196.6 kJ/mol。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还剩余0.8 mo1。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2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kJ。
(3)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向容器中通人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已知氦气和SO2、O2、SO3都不发生反应)
有关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
请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8月,陕西省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村和邻村孙家南头村的村民们自发到宝鸡各大医院检测发现,两村数百名婴幼儿及儿童绝大多数被检测出体内铅含量超标,其中部分超标严重,已达到中毒标准。两村民居南北环抱着的一家年产铅锌20万吨的冶炼企业,被疑与此有关。
⑴铅(原子序数为82)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族,已知+2价铅比+4价铅稳定,+4价铅有较强的氧化性。将Pb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产生黄绿色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将SO2通入棕色PbO2的悬浊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铅锭冶炼厂采用火法冶炼铅,铅在自然界中以方铅矿(PbS)的形式存在,主要生产过程是先煅烧方铅矿制成PbO,再用CO还原PbO制备铅。上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⑶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外电路通过电子2mol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g。
⑷铅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如为了增强彩釉的亮度,陶瓷业在釉中常加入少量的铅。铅在酸性溶液中容易溶解,生成+2价铅进入人体,写出铅“吃醋”的化学方程式:。汽车工业为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常在汽油中加入抗震剂四乙基铅的分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