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因不肯对楚成王的军队“半渡而击之”导致惨败。然《公羊传》对此事的评价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由此可见( )
A.宋军军事实力不如楚军 | B.周礼利于天子统治秩序的稳定 |
C.宋军对礼制的尊崇敬畏 | D.宋军在乎师出有名以避免树敌 |
下列宣传画和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建设历史进程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④②① | D.②③①④ |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
国家财政总支出 |
国防费支出 |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
1951 |
122.49 |
52.64 |
42.97 |
1953 |
220.12 |
75.38 |
34.24 |
1955 |
269.29 |
65.00 |
24.14 |
1957 |
304.21 |
55.11 |
18.12 |
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下图是上海工商业界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新中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是为了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善工业体系 |
B.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
C.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立 |
D.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私营企业地位 |
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帐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 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中国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