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 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块,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集目前。吾病者,学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投竿取鱼,执纴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已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墉茨,以御烈日厚:使……厚
B.南北轩牖,以凉飔延:迎接
C.事物之理,集目前举:借取
D.操斧伐竹,濯热手盥:洗涤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曲肱枕之吾尝跂望矣
B.皆蔓药覆之愿十五城请易璧
C.吾病者,学未至哀斯墓徒有其石也
D.志倦体疲,投竿取鱼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
(2)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
文章第二段从哪些方面记述独乐园?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2分。
尧君素,魏郡汤阴人也。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帝嗣位,累迁鹰扬郎将。大业末,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俄而通引兵南遁,署君素领河东通守。义师遣将吕绍宗、韦义节等攻之不克。及通军败,至城下呼之。君素见通,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左右皆哽咽。通亦泣下沾襟,因说君素早降以取富贵。君素以名义责之曰:“公纵不能远惭主上,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通曰:“吁!君素!我力屈而来。”君素曰:“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通惭而退。时围甚急,行李断绝。君素乃为木鹅,置表于颈,具论事势,浮之黄河,沿流而下。河阳守者得之,达于东都。越王侗见而叹息,乃承制拜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密遣行人劳之。监门直阁庞玉、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前后自东都归义,俱造城下,为陈利害。朝廷又赐金券,待以不死。君素卒无降心。其妻又至城下,谓曰:“隋室已亡,何苦取祸?”君素曰:“天下事非妇人所知。”引弓射之,应弦而倒。君素亦知事必不济,每言及隋国,未尝不歔欷。常谓将士曰:“吾是藩邸旧臣,至于大义,不得不死。今谷支数年,食尽,足知天下之事。必隋室倾败,天命有归,吾当断头以付诸君。”后颇得江都倾覆消息又粮尽男女相食众心离骇白虹降于府门兵器之端夜皆光见月余君素为左右所害。
(《北史·尧君素传》)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素以名义责之曰      名义:名号
B.时围甚急,行李断绝行李:使者
C.密遣行人之劳:使……劳累
D.君素亦知事必不济:救济

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因说君素早降取富贵朝廷又赐金券,待不死
B.我力屈来 通惭退
C.君素为木鹅承制拜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
D.天下事非妇人知君素为左右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尧君素“节义”的一组是( )
①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②君素以名义责之③越王侗见而叹息④君素卒无降心⑤引弓射之,应弦而倒⑥吾是藩邸旧臣,至于大义,不得不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尧君素心念旧情,见到兵败而来的屈突通,哽咽流泪,悲伤得不能自控;但又能不为旧情所羁,严历责问屈突通背叛主上的言行。
B.尧君素在城池岌岌可危之时,机智地将请求增援的奏章放入自制的木鹅中传出城去,越王侗见到奏章之后立即向他秘密派军增援。
C.面对旧幕僚的劝降,新朝廷的安抚,尧君素守节不移;妻子到城下劝降,他不但不为之所动,反而拉弓射死了她,足见其意志坚决。
D.尧君素心知守城必败,但对隋仍心存侥幸,所以他常对将士说,城中的粮食吃光,天下之事就定局了,如果隋朝灭亡,那是天意。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后 颇 得 江 都 倾 覆 消 息 又 粮 尽 男 女 相 食 众 心 离 骇 白 虹 降 于 府 门兵 器 之 端 夜 皆 光 见 月 余 君 素 为 左 右 所 害
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业末,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
②公纵不能远惭主上,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节选《晋书·祖逖传》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者谓逖有世才具赞:称赞
B.阳平察孝廉辟:征召
C.元帝用为徐州刺史逆:迎接
D.中流击而誓曰楫:船桨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帝以逖为奋威将军重修岳阳楼
B.此非恶声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C.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请战喻
D.诸兄每忧杳不知其所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轻财好侠”特点的一组是()
  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②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
  ③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
  ④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⑤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⑥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④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从少年时代起就闻鸡起舞,博览书记,乡党宗族都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B.京师发生大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
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
逖 以 社 稷 倾 覆 常 怀 振 复 之 志 宾 客 义 徒 皆 暴 勇 士 逖 遇 之 如 子 弟时 扬 土 大 饥 此 辈 多 为 盗 窃 攻 剽 富 室 或 为 吏 所 绳 逖 辄 拥 护 救 解 之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②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教人者固以无有不教为与善之公,而抑以有所不教以待人之悟。故有所启焉,以开示其所未知,必待其有求通之志,而诚不能及之,自怀愤憾以不宁,乃一示以方,而欣然请事也。(王夫之《四书训义》)
王夫子所说“有所不教”其目的是(摘词作答),这种提法与孔子提倡的教育原则不谋而合。
综合这两段文字,说说上述教育原则的实施对学生提出哪些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看竹图》记
(清)朱彝尊
宁都魏叔子与予定交江都,时岁在辛亥。明年,予将返秀水,钱塘戴苍为画《烟雨归耕图》。叔子适至,题其卷。于是叔子亦返金精之山,苍为传写作《看竹图》,俾予作记。
  予性癖好竹。甲申后,避兵田舍,凡十余徙,必择有竹之地以居。其后客游大同,边障苦寒,乃艺苇以代竹。既而留山东,见冶源修竹数百万,狂喜不忍去。归,买宅长水上,曰“竹垞”。叔子过予,言金精之峰十有二,其一曰翠微,易堂在其上。梧桐、桃李、橘柚皆植,独竹不生,种之,自叔子始。近乃连冈下上,无非竹者。盖予两人嗜好适同也。珍木之产,由两叶至寻尺,岁久而林始成。又或萎于霜,或厄于闰。若夫竹,苟护其本,则末乃直上,匪特有君子之守而已。其勃然兴起,突怒无畏,类夫豪杰之士,拔泥涂而立加万夫之上。
叔子居易堂读书且二十年,天下无知叔子者。一旦乘扁舟,下吴越,海内论文者,交推其能,若竹之解于箨而骤干夫烟霄也。文章之为道亦犹种竹然务去其陈根疏而壅之其生也柯叶必异然则叔子毋恃其已学者而可矣
注释:
①魏叔子:魏禧,字叔子,江西宁都人。名模清初著名散文家。
②戴苍:清代画家。善写照,亦工山水人物。
③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明亡。
④易堂:魏禧的书斋名。
对下列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作记俾 :使,让。
B.乃苇以代竹艺:种植
C.盖予两人嗜好同也适:恰好
D.若竹之解于箨而骤夫烟霄也干:竹竿

下列划线词语,选出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则末直上今其智反不能及
B.乃艺苇代竹于是乘其厉声
C.后客游大同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匪有君子之守而已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画的题记。作者酷爱竹子,文章选取了几件事,写对竹的喜爱,也写了与魏叔子的友情和共同爱好。
B.作者他讲学念书的地方,本来没有什么竹子,自他种上了竹子后,规模不断壮大,以至于满山遍野都是竹子。
C.作者从竹图联想到种竹,又从种竹联想到文章和做人之道。可谓意味深远。
D.文章最后一句是作者直言不讳地向魏叔子提出忠告:“叔子你这样有才学的人也要不断学习,不要只依靠已有的学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甲申后,避兵田舍,凡十余徙,必择有竹之地以居。

(2)其勃然兴起,突怒无畏,类夫豪杰之士,拔泥涂而立加万夫之上。

用“/”号给划虚线的句子句读。
文 章 之 为 道 亦 犹 种 竹 然 务 去 其 陈 根 疏 而 壅 之 其 生 也 柯 叶 必 异 然 则 叔子 毋 恃 其 已 学 者 而 可 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