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8cm,两板间距离d=8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q=10-10C,质量m=10-20kg,沿电场中心线BD垂直点唱响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PS右侧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两界面MN、PS相聚12cm,D是中心线RD与界面PS的交点。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bc上,荧光屏bc长8cm。求:(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1)粒子穿过界面MN时偏离中心线RD多远,到达PS界面是离D点多远;
(2)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
(3)荧光屏bc左边缘b点与D点的距离l的范围。
将一端封闭的U形管A如右图所示,插入水银槽内,U形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A和B两部分气体隔离开,各部分长度如图,已知大气压强P0 = 75cmHg,气温均为270 C,若仅对A气体加热,使A与B上部水银面相平,需使A气体温度升高多少度?
如图所示,坐标空间中有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Y轴为两种场的分界线,图中虚线为磁场区域的右边界,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位置(-L,O)处,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且已知L=(重力不计)。试求:(1)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
(2)若要使带电粒子能穿越磁场区域而不再返回电场中,磁场的宽度d应满足的条件?
大家都知道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相等,都为T0,我国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成功进入绕月运行的“极月圆轨道”,这一圆形轨道通过月球两极上空,距月面的高度为h,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星为G。求:
(1)“嫦娥1号”绕月运行的周期。
(2)在月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嫦娥1号”将绕月运行多少圈?
(3)“嫦娥1号”携带了一台CCD摄像机(摄像机拍摄不受光照影响),随着卫星的飞行,摄像机将对月球表面连续拍摄,要求在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内,将月面各处全面拍摄下来,摄像机拍摄时拍摄到的月球表面宽度至少是多少?
如图所示,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钢球A、B,A球质量为1.5kg, B球质量为0.5kg开始A球不带电,静止在高h=0.88m的光滑平台上,B球带0.3C的正电荷,用长L=1m的细线悬挂在平台上方,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10N/C.现将细线拉开角度α=600后,由静止释放B球,B球在最低点与A球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若碰后不考虑A、B球的相互作用,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B球刚摆到最低点时的速率;
(2)A球从离开平台到着地时的水平位移大小.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二象限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四象限无电场和磁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从y轴上的M点沿x轴负方向进入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粒子经x轴上的N点和P点最后又回到M点,设OM=L,ON=2L.求:
(1)带电粒子的电性,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带电粒子到达N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B的大小和方向;
(4)粒子从M点进入电场,经N、P点最后又回到M点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