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4 g CuO、Fe2O3混合物跟足量CO充分反应后固体减少了1.44 g,反应后全部气体用0.7 mol/L Ba(OH)2溶液100 mL吸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生成的CO2体积为2.016 L |
| B.吸收CO2后的溶液中一定有Ba(HCO3)2 |
| C.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质量比 |
| D.若将质量相同的混合物加过量硝酸溶解后,再加入100 mL的NaOH溶液时沉淀达最大量,由此可求得c(NaOH)=1.8 mol/L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LNa2CO3溶液35℃时的碱性比25℃时强,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
| B.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 、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
C.2SO2(g)+O2(g) 2SO3(g) △H<0,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v(SO2)和SO2转化率均增大 |
| D.室温下,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比 Na2SiO3溶液的pH小,说明非金属性C>Si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7Li+中含有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2︰1
② 在C2H6分子中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数之比为3︰1
③ 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中含有的氢、碳原子数之比为4︰1
④ 5.6 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与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A.① ② | B.② ③ | C.① ③ | D.③ ④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Z的核电荷数是Y的2倍。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
|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W |
| C.X元素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
| D.Y的氢化物沸点远高于Z的氢化物,是因为H-Y键的键能高于H-Z键的键能 |
已知16S、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2Se> H2S> HCl | B.原子半径:Se>P>Si |
| C.酸性:H3PO4>H2SO4>H2SeO4 | D.还原性:Se2->Br->Cl- |
W、X、Y、Z是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如下表
| W |
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
| X |
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
| Y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2/3 |
| Z |
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
C.离子半径:Z>W
D.Z的氧化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