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Ksp/25 ℃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4 |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SO42-]∶([Cu2+]+[Fe2+]+[Fe3+])>5∶4 。([SO42-]表示SO42-物质的量浓度 )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D.在pH=4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久置于空气中体积不会变化 |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
C.合金的熔点可以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
D.Fe(OH)3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
B.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
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
D.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3O2=2O3,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B.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
C.氧化性强的物质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接触一定能发生反应 |
D.氧化剂本身一定只发生还原反应 |
电解硫酸溶液时,放出25mL(标况)O2,若以等量的电量在同样条件下电解盐酸溶液,
所放出的气体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A.45mL | B.50mL | C.75mL | D.100mL |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4c+12b-6a-5d)kJ·mol—1 |
B.(6a+5d-4c-12b)kJ·mol—1 |
C.(4c+12b-4a-5d)kJ·mol—1 |
D.(4a+5d-4c-12b)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