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Ksp/25 ℃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4 |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SO42-]∶([Cu2+]+[Fe2+]+[Fe3+])>5∶4 。([SO42-]表示SO42-物质的量浓度 )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D.在pH=4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若过程I与过程II温度相同,则关于反应N2O4(g)2NO2(g)在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a'<b'、a>b |
B.在平衡I向平衡II过渡的过程中,v(逆)<v(正) |
C.a'>a、b'<b |
D.平衡II与平衡IV中N2O4的质量分数相等 |
关于下列四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中的△H>0 |
B.图②是在电解氯化钠稀溶液的电解池中,阴、阳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一定为1:1 |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H小于0 |
D.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42﹣ |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Ba2+、OH﹣、I﹣ |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3﹣ |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32﹣、Cl﹣ |
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
B.该混合液pH=7 |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
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 |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
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 |
D.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H2C2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