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 |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C.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
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引文表明他主张( )
A.君主立宪 | B.人民革命权利 |
C.社会契约 | D.三权分立 |
下面图片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它们反映了那个时候西欧知识阶层的( )
A.发展资本主义的信心 | B.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信心 |
C.对宗教信仰的渴望 | D.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
“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
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 B.《论法的精神》 |
C.《理想国》 | D.《纯粹理性批判》 |
16世纪,马丁·路德说:“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于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与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马丁·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
A.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 B.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
C.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 D.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