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四大发明作用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评述。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材料二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 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
——鲁迅
针对上面两段材料中的不同说法,请你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选择一人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200字之内)
以下是一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2)图2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3)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并和我们建交,请分析原因。
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文化艺术的殿堂,去尽情领略它们的风采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请分别举出近代和现代各一项艺术领域的成果来说明世界近现代艺术的各自特色。
(3)假如你是科技馆的一名工作者,请为我们介绍世界近代史上一名著名科学家及其在科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2013年伊始,伴随着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宣布试验成功,世界人民对战争的恐惧增加。纵观世界近现代史,人类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两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二战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这种政治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以史为鉴并结合当前世界所处的形势,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在近现代史上,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材料二: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1)“中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华盛顿会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一宣言的名称。并指出各国共同签署这一宣言的目的何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关系友好发展的重大意义何在?
(4)综合以上材料,面对“中美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这一问题,向中美领导人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