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梦”是民族追求,时代的呼唤。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实践活动(创办的近代企业)举一例说明?
(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建立什么国家(名称)?他在1924年进行了国共合作建立什么军校?
(3)梦想要成真,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与朱德会师建立什么军队?毛泽东他又开创是中国革命胜利怎样的道路?1934-1936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举一例说明)
(4)为实现“中国梦”你如何去做?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访问了东南亚与西亚等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构想有着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经济交融]
材料一:

(1)写出图一中A处丝绸之路起点的名称。
(2)图二是明代哪一事件的示意图?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早在哪一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就转移到了南方?
[政治互信]
材料二: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摘自《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序言
(3)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请以一例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说明“这些原则”广泛运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文化包容]
材料三:元朝的统一,为中外交流以及各民族的联系与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蒙等族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4)材料中的回族人信仰的伊斯兰教最初创立于哪一地区?与伊斯兰相似,佛教早在汉代就传入中国,唐代哪位著名僧人为佛教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5)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习主席倡导共建“一路一带”的现实意义。

2008年3月2日,“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湖北随州”命名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随州实验中学八(1)班师生闻讯开展了随州专用汽车产业调研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调查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前随州没有机械制造业。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机具制造,逐渐为省内外所瞩目。六十年代又先后组建了油泵油嘴厂、齿轮厂、拖车厂、客车厂等一批机械工业,进一步为随州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随州有计划地将农机工业转向为汽车配套服务……。八十年代后期,随州人面向市场,大胆搞起了汽车改装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工业。……
——摘自《随州五十年》
材料二(随州)专用汽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全市拥有172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销售企业,其中拥有国家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就有16家之多,可生产62个类别300多个品种的专用汽车,产品销往全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成为中国最大的罐式车生产基地,创造了油罐车、环卫车、平头车身、钢制车轮年产销量四个全国第一。2007年12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批准将“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授予我市。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唯一的一声“金字招牌”落户随州。
——摘自《随州日报》
请回答:随州的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随州建成中国最大,亚洲第一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请你结合随州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随州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战争破坏,满目疮痍的西欧和日本却很快实现了经济腾飞,创造了西欧奇迹和东洋奇迹,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他们创造奇迹有哪些共同的因素?
(2)你认为他们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
坐失良机:
自食其果:
(2)二战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你的看法。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盛大开幕,为更全面地了解世博会,九年级(8)班同学在互联网上查阅了下面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资料。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而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两方面说明,英国在当时成为一流强国的原因(3分)
(2)第一届世博会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举出一例“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的交通工具。
材料二: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巴西皇帝佩德罗拨通了刚刚问世的电话。双重电报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世博会,展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凤凰网《走进世博会》
(3)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展品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世博会的主题是:船舶与海洋,下图是其吉祥物及标志,其标志上有“Colombo92”、“500”字样。

(4)你知道是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有何影响?
材料四:下图

(5)图中反映出上海世博会采用了哪种清洁能源?它体现了什么设计理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