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维护三权分立的体制
B.为调和地方各州的矛盾
C.为避免邦联体制的弊端
D.为体现民主共和的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
C.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
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

《史记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关于这里的“通道”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南夷的“五尺道”
B.为加强北部边防而修筑
C.为征服岭南而修筑
D.为防止北部蒙古族的入侵而修筑

《国语》:“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这反映出西周( )

A.统治范围扩大 B.中央集权加强
C.封建邦国众多 D.政治发展不平衡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
“一国两制”的方针
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C.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1982年宪法的颁布
中国进入了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