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同时发展。下面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
A.是新兴科学与古典文化的对抗 |
B.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
C.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 |
D.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与科学的准备 |
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 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 重新兴盛起来 了"。这说明
A. |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
B. |
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 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A. |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
B. |
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
C. |
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 |
D. |
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
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表1可以看出近代中国
表1 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 |
西湖博览会(1929年) |
|
征集 展品 类别 |
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品 |
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 |
A. |
物质文化生活变迁 |
B. |
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
C. |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
D. |
现代科学知识普及 |
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
A. |
君主立宪 |
B. |
中体西用 |
C. |
民主共和 |
D. |
实业救国 |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图2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图2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 |
长江水患已被根治 |
B. |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C. |
测绘技术世界领先 |
D. |
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