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某中学学生对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分析合理的是( )
| A.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促使法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 |
| B.法国戴高乐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希望摆脱美国控制 |
|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法国不能忽视庞大的中国市场 |
| D.中法建交表明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
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试图迫使法国退出战争。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
| A.马恩河战役 | B.索姆河战役 |
| C.日德兰海战 | D.阿拉曼战役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与英、苏领导人发表《波茨坦公告》 |
| B.领导美国摆脱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 |
| C.通报珍珠港事件情况并对日宣战 |
| D.新政初期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 |
“(1870年)9月3日晚7时,一批巴黎市民率先走向街头,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废黜被俘的、应对战败负责的皇帝,实行共和制度……次日凌晨,更多的市民涌向了街头。”材料反映的事件
| A.表明共和派势力超过保皇派 |
| B.导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
| C.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
|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
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不能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956年 | B.1979年 |
| C.1984年 | D.1992年 |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道路。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论十大关系》发表 ②苏共二十大召开③中共八大召开④斯大林逝世
| A.①③②④ | B.②④①③ |
| C.③①④② | D.④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