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最大刻度100cm)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 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如乙图所示,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原因是 .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
|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
|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
|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右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电冰箱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
(1)下图是居民家电冰箱的插头和插座。冰箱正常工作时插头上标有字母L、N的两脚间的电压是 V
(2)某冰箱的输入总功率为200W,如果该冰箱压缩机每天工作8h,那
么每天的耗电量是度。请你说出一条有关冰箱安全用电的具体措施:。
(3)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常常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这一过程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4)冰箱工作时虽然能够把冰箱内的内能从低温环境转移到高温环境,但这一过程必需消耗能。这说明能量转移和转化是有性的。
(5)现代冰箱使用的是R134a、环丙烷等新式制冷剂替代氟利昴,可以避免对地球大气层上部的造成破坏,从而阻止阳光中过多的到达地面,避免地球生态环
境的进一步恶化。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张超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W)和一个标有 “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下甲图所示的电路。
(1)请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选填“>”、“<”或“=”)。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D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另一组的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
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__ _______;
②___ ___。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⑶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
⑴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⑵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⑶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