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旧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国君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日趋强盛。
(1)卫鞅是谁?
(2)从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和结果看,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说明了变法取得了成功?
(4)根据材料一,假如你是一名秦国人,怎样才能得到政府的奖赏?
(5)你从这次变法中得到什么启示呢?(任达一点即可)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阅读后,请回答:
(1)上述纲领是哪一年在哪儿召开的什么会议通过的?
(2)请说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号?
(3)说出参加这次会议的3个代表?
(4)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5)这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
(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后,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
(2)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3)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的天气相当阴冷。白金汉宫广场上,人头攒动,人群中间是一个用黑布蒙着的断头台。”……“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带到台前,双膝跪下。”……“只听一声令下,行刑者手提刀落,顷刻间犯人身首分离。”
材料二:“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请回答:
1、文中的“衣着华丽的犯人是谁”?
2、材料二的文字来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这个文件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
3、制定这一文件的目的和作用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古代日本曾经仿效中国什么时期的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
(2)请回答是哪位天皇颁布的改新诏书?(2分)
(3)请回答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在我国古代的改革中,其中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两次最为有名。请问:
(1)这是两次什么改革?(4 分)
(2)这两次改革的目的各是什么?(4 分)在当时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